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安排部署,按照“提升品牌效益、扩大转移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工作思路,精耕细作培育打造“大武口凉皮师”“平罗育种师”“惠农蓝技工”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以品牌效应拓宽就业通道,促进劳动力高质量转移就业,实现增收。截至目前,我市劳务品牌已累计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8.6万人,年经济效益达到20亿元。
依托县区地域特色,我市形成相对成熟运营品牌“大武口凉皮师”“平罗育种师”“惠农蓝技工”“惠农钢铁侠”,从技术标准、技能提升、品牌包装、带动就业规模、社会认可度、增收致富等方面,利用相关支持政策,制定劳务品牌发展规划,健全完善劳务品牌发展规范化、科学化制度机制。开展“送技上门”“订单式”“定向式”劳务品牌技能培训,适时调整优化培训项目,提高培训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
近年来,我市共开展创业、专项职业能力技术培训1800人次,化工类岗位提升培训6480人次,为劳务品牌创建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基础。同时,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推广劳务品牌,实施“稳内拓外”有组织、定向化、技术型劳务输转,促进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在挖掘培育新品牌方面,我市围绕市场发展需求和劳动者就业需求,广泛开展摸底调查,针对带动劳动力就业强、集中度高、地域特征明显的劳务行业,重点挖掘培育转移就业新渠道。例如,以忠民羊羔肉、周家老字号等老店为代表的黄渠桥爆炒羊羔肉作为地方特色美食,其烹饪技艺以家族传承为主,我市借助“互联网+”培育模式,在当地建立了“实训基地+院校培训+师父带徒”的三级培训网络体系,累计培养专业厨师1158名。如今,在自治区及西北各省区开设的黄渠桥爆炒羊羔肉美食商家已超过600家,年产值突破2.3亿元,带动就业5000多人。
此外,惠农区依托龙头企业,集合玫瑰花等农副产品的研发、种植、加工、销售、旅游及农业技术产品创新推广应用,创新采用“公司+妇联组织+基地合作+农户”模式,打造“惠农花艺师”劳务品牌,并通过直播带岗、“云签约”等形式,实现了“培训—认证—就业”的全链条服务。截至目前,惠农区已建成1000亩食用玫瑰种植基地、200亩玫瑰品种展示区、300亩玫瑰实验示范园,年累计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1.2万余人次。
为提升劳务品牌的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我市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平台和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参加各类节日活动等形式,展示劳务品牌示范效应。先后邀请中央驻宁媒体、宁夏日报等新闻媒体对“大武口凉皮师”“平罗育种师”“惠农蓝技工”“惠农钢铁侠”4个劳务品牌进行宣传报道。其中,“大武口凉皮师”“平罗育种师”代表石嘴山市参加2024年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
目前,“大武口凉皮师”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就业带动类劳务品牌”荣誉称号及奖牌。“大武口凉皮”集体商标注册店覆盖北京、山东、内蒙古、浙江等地,除石嘴山市以外借助“大武口凉皮”品牌经营的餐饮主体已超过800家,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平罗县利用“平罗育种师”劳务品牌与内蒙古乌海、甘肃张掖等地签订劳务协作,季节性促进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随着“大武口凉皮”集体商标注册店加速全国布局、“平罗育种师”劳务协作跨省合作,我市正推动劳务品牌向“技术输出+标准输出+文化输出”升级,不仅破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题,更探索出一条以特色产业赋能城乡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记者 李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