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围绕“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安排部署,紧盯全市重点项目,持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效,全力做好项目要素保障工作,助推重点项目建设早落地。
目前石嘴山市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工程、宁夏石嘴山矿区煤层气探采(三期)工程、石嘴山市科教城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已顺利完成招投标。
我市对重大项目实行专班服务机制,采取“专人负责+靠前服务”“提前介入+延时见证”等措施,对接招标采购单位和项目审批部门,围绕全市254个重大项目,建立重点项目台账,及时掌握项目前期进度,宣传有关公共资源交易相关法律法规和交易环节注意事项等,提供政策咨询、系统操作和交易流程的指导服务,做好项目进场前准备工作,做到服务不停歇、时间不设限、交易不掉线,推动重点项目早日进场交易。
同时,我市主动跟进,摸清各方交易主体从招标计划、项目注册、场地预约到招标公告及招标文件发布等环节中的难点、堵点,按照“程序不减、时间最短”的原则,对项目进场申请做到“即时即办”,持续优化办事流程,认真落实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最大限度缩短项目交易时限,为交易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主动作为,提升开评标现场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维护开评标现场交易秩序,全力保障电子设备、交易系统正常运行,配合相关行政监督部门第一时间协调处理招投标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防止交易延期、废标等情况发生。
通过采取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受理等方式,保障重点项目进场交易审核和场地预约服务,合理配置开评标场地和服务保障人员,严格落实《进场项目见证服务工作规程》,开展“一项目一见证”,推行“四色评价”“六色管理”工作机制,全方位实时监控和全过程音视频存储,确保进场交易公平公正开展。优化改造集约式不见面开标大厅,开展“开标+专家自助抽取”一门式集成服务,实现招标采购规范和效率有机统一,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平、公正、高效,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优质和精准服务。
此外,我市建立与自治区、各地市交易中心及跨省交易中心的协调沟通联动机制,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技术壁垒和地域限制,不断拓宽工程建设远程异地评标合作“朋友圈”,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供给,实现电子评标室全覆盖,保障重点项目评标席位,全程做好主副场秩序维护,进一步提高主场与副场评标专家协作水平,为重点项目评审提供更多优质专家资源,保障项目评审质效。
实行项目全流程闭环管理,项目进场前,关注项目招标采购公告,及时掌握重点项目总体情况,科学合理保障进场交易服务。项目进场时,坚持全员服务、全心服务、全速服务,当好金牌“店小二”。项目进场后,及时跟踪项目中标结果公示、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履约公示、投标保证金退还等各环节落实情况。建立“项目回访”服务机制,多角度听取交易主体意见建议,及时掌握工作流程、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服务再优化、效率再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