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能设施提升工程和“互联网+教育”精准网络扶智项目是惠农区2020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该区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导向,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提升教育智能环境,持续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在市第十五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正在新建成的“人机对话”教室内进行英语课程学习。“人机对话”一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与人工智能互动进行口语练习,在“浸泡式”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帮助学生告别“哑巴”英语,得到了学生的青睐。初三学生丁磊说:“在语音教室上听力课时,每位同学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设备,提升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与此同时,“互联网+教育”在市第十五中学随处可见。课堂上,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云平台的“翻转课堂”,采用嵌入式重点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师和学生的主导地位,实现教学相长,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校从入校时的“人脸识别+智能测温”到用于管理的物联网管控中心、AI教学行为分析系统等,处处彰显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据了解,随着教育智能化不断提升,该校也将采取培训、教研、激励等各种有效措施,让人工智能化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为突出公平共享,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惠农区发动辖区内骨干教师,建设优质数字资源库,丰富中小学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区域网络教研系统,实现“网上观课”、远程“交互评课”,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网络教研不再流于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建设4个在线课堂,组建2对网络扶智专递课堂,通过开展城乡同课异构活动,逐步打造“优质校带薄弱校”“骨干教师带普通教师”等网络带动模式,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实现教育精准扶智。
截至目前,惠农区共争取各类资金1957万元,购置电脑、多媒体等交互设备,在各中小学校建设完成教育城域网、“人机对话”教室、在线课堂、校园广播系统、大数据精准教学分析系统及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依托宁夏教育云平台开展学校管理和信息化应用工作,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融合,构建教育智能环境,助力城乡教育智慧全面提升。(记者 孙燕红)